心如菩提

作者:萧逸 著 发布时间:2020-09-01 14:06:27 字数:7307
  心如菩提

  一些泡在茶里的小小松子,一粒停泊在温柔海边的细沙,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是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松子茶》

  有人问睦州大师:“我们每天要穿衣服、吃饭——怎样才能从这一切中解脱出来?”

  睦州回答说:“我们穿衣服、我们吃饭。”

  问的人说:“我不明白。”

  睦州答道:“如果你不明白,那么就穿你的衣服、吃你的饭。”

  这同很多人一样,他们修禅,欲求一颗禅心,然而并不知道究竟是在做什么。

  禅的功用就在训练自己的心。它让人从贪婪、敌意、野心、享乐和放纵中解脱;使自己的智慧自然地运作,去过清醒、有效能的生活。同时,在禅的修持中,也能看出生命的丰富意义和希望。

  现代人生活在严重的情感污染之中,心中不是安定的,而是扭曲的,因为人总被太多的欲望所包围,把生活当手段,把工作和占有当目的。结果,将生活变得乏味,情绪也随之开始低落,身心健康受到摧残,于是心中充满了紧张、焦虑、忧郁和敌意。

  对境无心即是“禅”。

  禅的主要目的是让一个人打开自己的慧心,禅坐是为了让心平静专一,而后用来观察身与心的本质,用来更清楚地看清它们,不要只为短暂的快乐,这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

  道,本来没有东西南北,亦没有你我之分别,直下承当就是。承当的一句话也是多的,本来无欠无余、现现成成的。

  禅就是要唤醒自己清净的心灵,去领悟生活多彩多姿之处。

  意无心灭,心无行绝,不用证空,自然明澈。

  心安即是禅,自在即佛法。

  禅是心灵救济的慈悲法门,接受了禅,你的心灵就能得到解脱;发掘并确立了原本的真我,你就不会再有烦恼,也不可能萌生愚昧的见解。说你最后会赢得生命的永恒,也绝对不是黄叶止啼,而是绝对真实的。为什么要发掘呢?因为我们的真正自我,也就是我们原本的心,已被六尘的罪垢所包围、埋没;如果你不把这层由见取六尘所累积的污垢去掉,你那原本的真心──摩诃般若,便不能出头,便永遭埋没、不能发露,就真的被活埋了。等你发掘出并确认你那个真实、原本的“我”,珍惜护持而保任无失,就能成长茁壮,以致法的人格化圆成,也就是大事了毕──圆满完成了人生的使命。

  人人皆有禅心

  禅心或者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或者是“透彻玲珑,不可凑泊”,但是在生活里,也可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在生命里若能有清净空明的心,纵使是独自一人在深山中高声歌唱,没有人听,自己给自己掌声鼓励,也会使千山齐响呀!

  ……

  禅,是可用的,但禅也可以不用;禅,是可度世的,而禅也可自在逍遥。

  可以确定的是,一个人如果有禅心,或者说有清净空明的意愿,他可以活得自在一些、自由一些、快活一些、幸福一些。

  ——自序《今日腾腾,明日腾腾》

  林清玄认为,“禅”最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其“有心的地方就有禅”。这“心”,便是我们的思考与领悟。

  世间每个人都有一颗心,善美的心有好心、善心、慈心、慧心、道心等。“禅心”就是在这些心的基础上产生的。何谓禅心?有人总结出四点要求:

  第一,“你我一体”的心叫做禅心:人,之所以会有纷争,就是因为“你”“我”的关系不协调。如果将人与人互换立场,彼此将心比心,甚至把“你”和“我”看成是一体的,“你”“我”之间的关系是荣辱与共、休戚相关,是同甘共苦、不分彼此的,即所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此就不会有“你”“我”的纠纷与不满了,所以“你我一体”的心叫做禅心。

  第二,“有无一如”的心叫做禅心:世间上,有的人凡事求多、求好、求拥有;但也有的人刻意远离名利,躲到深山里隐居。为什么?因为他要体会“无”的世界,在“无”的里面感受无名、无利的逍遥自在。但是,真正的菩萨道,虽不执著“有”,但也不要太躲避世间上的“有”,而刻意去寻“无”。我们应该做到即使“拥有”,但不执著,而且能随缘随喜地洒脱自在,这就是“有无一如”的禅心了。

  第三,“包容一致”的心叫做禅心:心,是宇宙;心,是虚空。世间上,任何东西都包含在虚空里,虚空没有嫌弃渺小者,所以虚空很大。俗语说:“气度盖人,方能容人;气度盖世,方能容世;气度盖天地,方能容天地。”我们能够包容异己的言论、包容不同的国家、包容不同种族的人,如此才能扩大自己的心胸。一个人如果有开阔的人生观,必能开展涵容天地的成就,所以“包容一致”的心叫做禅心。

  第四,“普利一切”的心叫做禅心:我们对父母孝顺,这是天经地义的孝心;对儿女的关心,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慈心。但是,我们要更扩大对一切有情的爱,如清朝李毓秀原著、贾存仁改编的《弟子规》所说:“泛爱众,而行仁。”能以孝顺父母、慈爱儿女的心,来关心天下的一切众生,如此对众生的付出自然无悭吝、无计较;能以众生之乐为乐,以众生之苦为苦,如此不但能长养心量,更能提高自己的慈悲心。所以,“普利一切”的心叫做禅心。禅是自我的训练,时时观照念头,假以时日,内在的世界宽广了,自然能放下人我是非。

  这样看起来,“禅心”的要求似乎很高,并非一般人可以轻易得到的。

  但是林清玄先生却只用了很简单的一句话,就说明了“禅心”的真实含义,就是“不执著”。

  不执著于外在表象,不执著于某种心情,就如佛教中的“游戏三昧”——证得空性的菩萨能进退一如,自由自在,毫无拘束,那种心境犹如无心地游戏,心无牵挂,任运自如,得法自在。

  “三昧”本是宝相庄严的,但配上“游戏”却使得庄严当中有了活泼的心意。在凡人心中庄严肃穆的“三昧”,到底是怎样的人才会用游戏之心对待呢?《大般若心经》中说:

  “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犍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得无碍无所畏,悉知众生心行所趣,以微妙慧而度脱之,意无挂碍,大忍成就,如实巧度。”

  林清玄先生解释到:当一个人知悉空性,了解到一切法无不是梦幻水月,他就可以出入自在,既能“巧”,又能“微妙慧”,再能“意无挂碍”,也就能游戏于诸法了。他进而举了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这就像是一个演员,知道舞台上的戏码无非虚幻,因此不管他演皇帝、演乞丐,心里都不会真的以为自己就是皇帝或乞丐,上台时,他能表现出皇帝的威严或乞丐的贫困,但是下台时并无得失,所以能在台上台下出入自在。也正是因为有“自在”,所以一个演员才能随心所欲地演出千百种不同的角色。也就是《大般若经》说的“游戏出生百千三昧”。

  又引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说:

  “菩萨心生诸三昧,欣乐出入自在,名之为戏,非结爱戏也。名为自在,如狮子在鹿中,自在无谓敌,名为戏。是诸菩萨于诸三昧有自在力,能出能入,亦复如是。”

  这种“戏”被龙树菩萨称为“自在入、自在住、自在出”三种自在。

  林清玄先生认为,有慈悲的人能“入”,有愿力的人能“住”,有智慧的人能“出”,慈悲、愿力、智慧具足的菩萨就能“出入自在”了。

  这种“出入自在”,也就是“不执著”,也就是顺着因缘自然的秩序运转,是“任性逍遥,随缘放旷”,有一个开朗的面对,也就是禅心了。

  有一些人认为“禅”是消极的,是避世的,是主张无为的,但林清玄先生不这么认为,他举出唐朝一位腾腾和尚的《乐道歌》:

  修道道无可道,问法法无可问。

  迷人不了色空,悟者本无逆顺。

  八万四千法门,至理不离方寸。

  试取自家城郭,莫漫寻他乡郡。

  不用广学多闻,不要辩才聪俊。

  不知月之大小,不管岁之余润。

  烦恼即是菩提,净土生于泥粪。

  人来问我若为,不能共伊谈论。

  寅朝用粥充饥,斋时更餐一顿。

  今日任运腾腾,明日腾腾任运。

  心中了了总知,且作佯痴缚钝。

  林清玄先生特别提出“今日任运腾腾,明日腾腾任运”一句,他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禅意,更是一种生活观。“腾腾”有很多的意思,它是向前的、积极的、豪放的、从容的、乐观的、有力气的,甚至是飘逸飞扬的生活。

  又有六祖慧能的一首偈:

  菩提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犹如求兔角。

  菩提既在世间,禅也就不能离开生活独存。生活里如果有禅心,就必须发展人的生命中的觉性、般若与菩提。

  至于觉性、般若与菩提和禅心、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林清玄先生是这样解释的:

  人因有觉性,所以禅者修行的功课就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对环绕在身边的风景、人物、事件,都能以清明的心眼对待。

  人由于有般若,因此能够在生活中以了解和宽容的态度,在每一个时空因缘中都接受到智慧的启发,这能使人们的态度始终保持着奋勇精进,就算到死,也会以一个向前的姿势呈现。

  人因为有菩提,因此看待生命中的一切都怀有无限的柔软悲悯,能够打破差别,打破贪、嗔、痴,澄清积聚在心、口、意的一切毒汁,禅定人格的纯一无杂才能展现出来。

  禅里有这样一段公案:

  一日,石头希迁大师问宝通禅师:“什么是你的心?”

  宝通答:“见语言者是!”

  石头禅师不以为然地说:“有见有言就是妄心!在言语的上面能见到你的真心吗?”

  宝通回到禅房,参究了十天,又来到禅师那里说:“上次回答的不对!这次我才明白什么是我的心了。”

  石头禅师问:“那你说说看。”

  “扬眉瞬目!”

  石头禅师说:“除去扬眉瞬目,把心拿来!”

  宝通没料到这一点,低头沉思了半天,然后说:“要是这样的话,无心可奉送。”

  石头禅师高声说道:“万物原本有心,你却说无心,这是毁谤!见、闻、觉、知虽然是妄心,但你是不用心,怎么能悟得大道?”

  宝通言下大悟。

  不难看出,案中石头禅师一再追问的“心”,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禅心。世间万物的本相,人性深处的真实,就是禅所要表达的真义。拥有一颗禅心,才能看清自己、看透生活,摆脱一切尘烦俗扰。正如石头禅师所说,禅心无所具象,因此“有见有言”的言语非真心,“扬眉瞬目”的动作非真心,“无心可奉送”更非真心。难道,“真心”乃镜花水月,不可得?当然不是。我们只需回归自己的内心,不拘泥于外在表象,向真正的自我问询,自然就是禅心。

  修一颗自在心

  真正的超越不是精神训练的结果,而是一种轻松、平静、淳朴的凡心,禅者是使生活中每一现前的刹那都有生命的火焰,是使饮茶吃饭都满含慈悲与温柔,是因他了透自性无限圆满具足,而不再有任何执著,如是而已。

  ——《但尽凡心》

  禅既已明,禅心既已见,又当如何得禅心?

  众人只见参禅者整日深思、艰苦修行,便料想参禅必得经过大苦大难、艰苦卓绝的修行才成,以为想得禅心,必得到最艰难与最困苦之地才行。然而如此想来,便远不是修禅的本意了。

  也有人认为,禅宗初祖达摩菩提在少林寺面壁九年,而至“打成一片”,《大般涅槃经》中还说:“出家法系以坐禅为第一。”因此修禅悟道必得专心打坐,但是林清玄先生却告诉我们,“禅不在坐卧之间”,并举了六祖慧能和南岳怀让的见解。

  薛简曾问六祖,对于京城中禅宗大德说“悟道必须坐禅习定”的看法。六祖这样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

  也就是说,道是从心里生出来的,怎么在打坐呢?佛经上说:“如果见到如来或坐或卧的样子,那就是走了邪道。”为什么?如来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不生不灭,才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明寂灭,是如来清净坐。真正的开悟没有表象的境界,何况是打坐?

  在这里,六祖慧能作出了一个超乎表象的见解,意思是对于一切善恶之境不起“心念”,才叫“坐”;内见自性不动,叫做“禅”。而不是说一个姿势就叫“打坐修禅”。

  这个道理,在南岳怀让教化马祖道一时,显得更加浅显。

  马祖初参禅,每天在传法院里坐禅,怀让问他:“你整天打坐在求什么?”马祖说:“求成佛。”怀让于是取来砖每天在院中打磨,马祖忍不住问他在做什么,怀让说:“磨来做镜子。”马祖说:“磨砖怎么能做镜子?”怀让说:“那你坐禅怎么可能成佛?”怀让后来又说了一段话:“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

  因此说禅道不在“坐”里。但为什么参禅人还总要学习打坐?林清玄先生认为,“坐”与“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打坐不一定能够悟道,悟道也不一定非要打坐;但是打坐是参禅悟道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得大部分开悟者禅法精进。

  林清玄先生认为,禅意与生活和自然紧密相关。他曾讲过开善道谦的参禅故事:

  开善道谦很小就开始参禅,也先后跟随过几位大禅师,但始终不能开悟禅旨,后来又跟随大慧宗杲禅师。

  有一天,大慧禅师叫道谦送一封信给湖南长沙的张紫岩居士。大慧禅师时居浙江,与湖南相距甚远,道谦便不想去,然而师命难违,便对好友宗元说:“我已参禅二十年,到现在都还没消息,如今师父又派我去湖南送信,更荒废道业,我实在是不想去。”

  宗元呵斥他:“要是修禅的人在路上就失了道心,那就不能成功。没关系,我跟你一起去。”

  行至半路,道谦又因感慨不禁落泪,对宗元说:“我一世参禅,至今日还不得力,如今又在路途奔波,怕是一生也无法与禅相应了。”

  宗元就说:“我建议你试着从现在开始,把过去从书本、经典、以及老师那里学到的禅法统统放下,不去理会,只把全部心力都用去参禅吧!路上不管有什么事,我替你做。”

  道谦破涕为笑,连声答“好”。

  宗元又说:“但是,我有五件事不能替你做,还必须你亲自来才行。”

  “哪五件?快告诉我!”

  宗元说:“就是穿衣、吃饭、小便、大便、驮着个死尸在路上走。”

  道谦闻听,手舞足蹈,这哪有什么难的。

  宗元便高兴地说:“你这次可以独自去送信了,我先回去了。”

  于是道谦一个人到长沙送信,半年后方才回来,举止行为如同变成另一个人。大慧禅师一见,高兴地说:“恭喜呀!你大不同前了。”

  林清玄先生认为这个故事很好地阐释了“得禅道”的问题,这使人知道禅道不一定非在大师身边成就,最终开悟或解脱还是个人的事。再者,除去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其实并没有叫“禅”的东西独立存在,它遍布在一切时、一切地。

  道谦之所以多年未曾得道,就在于他曾认为禅是有某种特定的形式或是样子。因此师父命他远行时,他感到很大压力,觉得离开师父、走在路上便不能参禅。倘若果真如此,那么禅便失了灵性,变得呆板枯燥了。

  后来他认识到,禅离不开日常生活,即使是吃饭、穿衣、大小便,在心境明清的禅师眼中,无一不是道场。

  所以,禅在生活中。如何从生活中得禅心,总结起来林清玄先生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要“不执著”,从前的禅僧被称为“云水”,禅者的要义,就是“破执著”,执著一破,人生到处都是好消息,日日是好日。在我们破除执著的时候,最平凡的事物正是最圣洁的,而最高贵的也是最平常的。我们在生命中,处处随名生解,以外相来作为真实的见解,这是最要命的执著。

  生命中的“不执著”代表着一种创意,假如缺少了活泼的创意,即使是禅意也会成为僵硬死板的东西。什么是生活中的创意?就是不只注重外在也注重内在,不只注重结果也要注重过程。禅、佛都讲道,什么是“道”?就是为了到达目的地所走的路,虽然最终目的很明确,但是欣赏一路上的风景也很重要。所以“不执著”就是指一个开悟之机,一个完全打开的心胸世界。

  也要“会游戏”,学佛的人不要排斥游戏,而且不能失去游戏的心。如果一个人想要在生命与生活中得到大自在,就一定要有游戏的心,如果一个人没有游戏之心,总是死板地看待世界,那要到哪里去谈自在呢?

  观音菩萨常住于极乐世界,有三十三面相,其中有一相是“游戏菩萨”,大菩萨的自在神通是“游戏三昧”,我们虽然难以亲身体验,但却可以理解。只需我们放开心胸,以一颗赤子之心面对世间的一切,将一切看为一场游戏,就能体会到此中的真意。

  亦要“心安定”,想要参禅、修禅,必须要有一颗安定的心。内心安定,才能不为外物所动,才能从平常事物中寻找出禅道。当然了,平常人心中的“定”就是“不动”,但在禅宗里,这“定”,实际上说的是一种平衡和安顿。在这种意义上,一辆运动的脚踏车或许会比静止的脚踏车更“安定”。

  当一个人的心不再沉浮,达到一种平等安详的状态,叫做“等”。

  当一个人的心专一止于一境而不散乱,达到心一境性时,就叫做“持”。

  平衡于安顿的“定”,是不管外在环境有多少波动,都可以把心专止在安定自如的情况,就像是站在风中舞动的芒草叶上的小麻雀,自在轻盈,那种样子就应该是所谓的“如如”:唯其如如清爽、活泼与洒脱,正智慧才会生起而开悟。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就是这样的境界。

  还要“得自我”,如果把我们所拥有的事物都看成是“我”的一部分,身心的部分称为“内在的自我”,身心之外的一切衣食住行称为“外部的自我”。外部的自我都是因为内在的欲望而呈现的,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外部自我越强化,负担就越重,生命的弹性也就越小,这种因为外部自我而湮没内在自我的情况,在佛教里有一个比喻,就是“如蛇吞其尾巴”:一条蛇吞下它的尾巴,就会形成一个圆圈,蛇越是吞咽自己的尾巴,圆圈便越缩小,后来变成一个小点,最后就完全消失了。蛇越努力吞咽自己的尾巴,死亡就越是快速。

  这个隐喻里的死亡,指的是“完整的自我死亡”。在现代社会里,外部自我的扩张使我们误以为外部的自我才是最重要的,反而失去对内在自我的体验与观察。

  有了更多的外部自我,人就愈世俗化,也就变成外面愈鲜彩艳丽,内在更麻木不仁;外面愈喧腾热闹,内在更空虚寂寞;认识的人愈来愈多,情感却愈来愈冷漠……人到最后几乎是公式化地活在世上,失去了天生的感受,失去了生命的弹性。

  只有把外在自我减到最轻,才能使内在自我得到革新、澄清而显露了,仿佛是云彩散后,雪霁初晴的天空一样。

  还要“自去行”,“自去行”也就是说在参禅修禅的过程中,能够从佛、菩萨、师父甚至是经卷上学到一些东西,但是那只是些表面上的、外在的东西,真正的本质和内在,还是必须经由自己去寻找。

  自己寻找的路是很孤独的,在有些人的眼里又显得倨傲,但是一定要往前走,只要不停地走,最终就可以超脱于孤单与倨傲,到那时就可以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而一旦见着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见着“佛的本来面目”,就是见着“一切众生的本来面目”,心意自然开通,所谓的寂寞,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您已读完了所有章节,向您推荐
我的极品人生
作者:

...

死忌:电梯诡事
作者:QD

  电梯里的禁忌: 1:电梯打开门,而你看到电梯里的人都低...

妇科男医师
作者:

...

最强保镖混都市
作者:忘 记

"风流而不下流的游走在花花世界中,群芳环绕,纵意花...

贴身妖孽保安
作者:暗夜行走

"他是极品无敌大纨绔!老爸富可敌国,祖父背景神秘,...

诡异人生
作者:

...

书籍详情 评论 收藏 充值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