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君子之争

作者:贝内特 等 发布时间:2019-09-10 14:00:00 字数:18262
  君子之争

  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

  ——泰戈尔

  1936年的柏林,希特勒对12万观众宣布奥运会开始。他要借世人瞩目的奥运会,证明雅利安人种的优越。

  当时田径赛的最佳选手是美国的杰西·欧文斯。但德国有一跳远项目的王牌选手鲁兹·朗,希特勒要他击败杰西·欧文斯——黑种的杰西·欧文斯,以证明他的种族优越论——种族决定优劣。

  在纳粹的报纸一致叫嚣把黑人逐出奥运会的声浪下,杰西·欧文斯参加了4个项目的角逐: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和跳远。跳远是他的第一项比赛。

  希特勒亲临观战。鲁兹·朗顺利进入决赛。轮到杰西·欧文斯上场,他只要跳得不比他最好成绩少过半米就可进入决赛。第一次,他逾越跳板犯规;第二次他为了保险起见从跳板后起跳,结果跳出了从未有过的坏成绩。

  他一再试跑,迟疑,不敢开始最后的一跃。希特勒起身离场。

  在希特勒退场的同时,一个瘦削、有着湛蓝眼睛的雅利安种德国运动员走近欧文斯,他用生硬的英语介绍自己。其实他不用自我介绍,没人不认识他——鲁兹·朗。

  鲁兹·朗结结巴巴的英文和露齿的笑容松驰了杰西·欧文斯全身紧绷的神经。鲁兹·朗告诉杰西·欧文斯,最重要的是取得决赛的资格。他说他去年也曾遭遇同样情形,用了一个小诀窍解决了困难。果然是个小诀窍,他取下杰西·欧文斯的毛巾放在起跳板后数英寸处,从那个地方起跳就不会偏失太多了。杰西·欧文斯照做了,几乎破了奥运纪录。几天后的决赛,鲁兹·朗破了世界纪录,但随后杰西·欧文斯以些微之优势胜了他。

  贵宾席上的希特勒脸色铁青,看台上情绪昂扬的观众倏忽沉静。场中,鲁兹·朗跑到杰西·欧文斯站的地方,把他拉到聚集了12万德国人的看台前,举起他的手高声喊道:“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看台上经过一阵难挨的沉默后,忽然齐声爆发:“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举起另一只手来答谢。等观众安静下来后,他举起鲁兹·朗的手朝向天空,声嘶力竭地喊道:“鲁兹·朗!鲁兹·朗!鲁兹·朗!”全场观众也同声响应:“鲁兹·朗!鲁兹·朗!鲁兹·朗!”

  没有诡谲的政治,没有人种的优劣,没有金牌的得失,选手和观众都沉浸在君子之争的感动里。

  杰西·欧文斯创造的8.06米的纪录保持了24年。他在那次奥运会上荣获4面金牌,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

  多年后杰西·欧文斯回忆说,是鲁兹·朗帮助他摘得4面金牌,而且使他了解,单纯而充满关怀的人类之爱,是真正永不磨灭的运动员精神,所创的世界纪录终有一天会被继起的新秀突破,而这种运动员精神永不磨灭。

  不论是奥运比赛还是凡人的生活,单纯而充满关怀的人类之爱都会令人肃然起敬,激动不已。正因为这种单纯在现代社会日渐稀缺,人们才会更期望看到榜样的树立。

  轻信与多疑

  二十岁时支配作用的是意志,三十岁时是机智,四十岁时是判断。

  ——富兰克林

  杰克十分轻信他人。

  在求职的路上,他被一个骗子用假金像骗走了3000美元。

  于是人们提醒他:“小心啊,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骗子、恶棍、小偷和无赖,千万不能轻信任何人啊!”

  轻信的杰克全盘接受了人们的劝告。从此,他变成了一个多疑的人。

  杰克虽然身材健美、知识丰富且多才多艺,然而还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他必须每天奔走于大街小巷,为寻找一份自己较满意的工作而忙碌不休。

  这天,一位中年女画家看中了他的体形,欲以高薪聘请他作她的业余模特。要知道,这位女画家开出的价钱,足够他十年坐享其成!

  “怎么样?20万美元,小伙子,你给我做业余模特。平时你尽可以从事你的正式工作。”

  杰克先是惊喜,而后便生疑:

  “天下哪有这种凭空掉馅饼的事儿?哼!骗局!骗局!”

  多疑的杰克朝女画家冷冷看了一眼,走了。

  他失去了一次净赚20万美元的机会。

  又过了几天,他到一家德国公司应聘。经过面试,老总看中了他一口流利的德语、一副健美的身材和那种稳重且略显忧郁的气质。

  “你被录用了,就做我的助手兼翻译,月薪三万美元。请你今晚就开始工作,因为今晚有一个重要宴会,需要你出面翻译。”老总说。

  “那我的家呢?”杰克担心家里无人照看。

  “家就不用去管它了,上班吧。”老总说完,忙别的事去了。

  多疑的杰克却想:

  “不让我回家照看,莫非这是一家骗子公司?企图用谎言留住我,然后派人把我家偷个一干二净?况且,三万美元的月薪,怎么可能这么高?哼!一定是个阴谋,不能相信,不能相信!”

  杰克走了,不告而别。走在路上,他还在庆幸:“天哪,幸亏我警惕性高,要不然……”

  到了家,看到家里一切完好无损,他高兴地笑了。然而,他哪里知道,他损失了更多的东西呢?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需要人们根据具体情况,用心去判断孰是孰非;世间没有纯粹的概念,只有混沌的色彩;学会选择其中适合自己的部分,才能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

  美丽的谎言

  生活中的谎言并不都是坏的,一些善良而美丽的谎言恰恰可以维系人们的情感。

  ——培根

  在一次盛大的舞会上,实话先生见到一位风韵犹存的老女人,他走过去向她行礼,说:“您使我想起您年轻的时候。”

  老女人微笑着说:“怎么样?”

  “很漂亮。”

  “难道我现在不漂亮吗?”老女人带着几分戏谑说。

  实话先生非常认真地说:“是的,比起年轻的您,您的皮肤松弛,缺少光泽,还有皱纹。”

  老女人的脸一阵白一阵红,尴尬地瞪着那双略微愠怒的眼睛,刚才的自信一下子消失了。

  这时,撒谎先生来到老女人面前,彬彬有礼地邀请老女人跳舞,说:“您是舞会上最漂亮的女人,如果您能接受我的邀请,我将是舞会上最幸福的人。”

  老女人眼睛顿时闪出迷人的神采,她伸出了应允的手。

  撒谎先生和老女人在舞池里跳了一曲又一曲。老女人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之中。

  实话先生坐在一边看着这对年龄不协调的舞伴。撒谎先生微笑着对老女人说了句什么,那老女人突然间像萌发了青春活力,全身洋溢着生命的激情与魅力,舞跳得就像个年轻人,一个出色、漂亮的年轻女郎!

  舞会结束了。

  实话先生叫住刚送走老女人的撒谎先生,问道:“跳舞的时候你对她说了什么?”

  撒谎先生说:“我对她说,‘我爱你,你愿意嫁给我吗?’”

  实话先生惊愕地瞪大眼睛,气愤不已地说:“你又在撒谎了!你根本不会娶她。”

  “没错。可她很高兴,难道你没看见吗?”

  俩人争执不下,各走东西。

  第二天,他们各自从邮差那里得到一函讣文:“×日于×地参加×××的葬礼。”在墓地他们不期而遇,他们的目光落在了棺木中,那里躺着的正是那位老女人。

  葬礼结束后,一位仆人走过来,将两封信分别交给了实话先生和撒谎先生。

  实话先生打开信后看到这样一行字:“实话先生,你是对的。衰老、死亡不可避免,但说出来却如雪上加霜,我将把一生的日记赠送给你,那才是我的真实。”

  撒谎先生打开了老女人留给他的遗言:“撒谎先生,我非常感谢你的诺言。它让我生命的最后一夜过得如此美妙幸福;它让我生命的枯木重新燃起了青春的活力;它化去了我心中厚厚的霜雪。我将把我的遗产全部赠送给你,请你用它去制造美丽的谎言吧!”

  诚实固然很重要,但一定要注意场合。谎言虽然十分可恶,但在某些场合它也是受欢迎的,如果谎言是善意的,并局限于一定范围的话,大家通常可以理解。

  父与子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法郎士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三层教学楼,现在已经变成一堆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挺起身,向那片看起来毫无希望的废墟走去。

  他每天早上送儿子上学,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

  “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

  “这样做无济于事,回家去吧!”

  “冷静些,你要面对现实。”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都摇头叹息地走开了,认为他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到处是血迹。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们,因为他说过‘无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倒塌下来架成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我们又饿又渴又害怕,现在好了。”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

  50分钟后,人们开辟出来了一个安全的小出口。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过巨大灾难的磨练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一样的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购买父亲1小时

  当一个人只有很有限的时间供自己支配时,他自然会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甘地夫人

  约翰下班回到家已经很晚了,他的工作压力很大,心里也有点烦,他想休息一下,而这时,他发现自己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

  “你有事吗?儿子。”

  “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

  “爸爸,你1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约翰问道。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1小时能赚多少钱?”儿子哀求。

  “我1小时赚20美元,这有什么问题吗?”约翰没好气地说。

  “哦,”儿子低下头,接着又说,“爸爸,可以借我10美元吗?”

  约翰有些生气了:“别想拿钱去买那些毫无意义的玩具,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你为什么这么自私呢?我每天都在辛苦地工作,这你根本无法体会,我没有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儿子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约翰生气地坐在客厅里。过了一会儿,他心里平静了下来,觉得刚才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

  约翰走进儿子的房间,发现儿子正躺在床上,他悄悄地问道:“你睡了吗,孩子?”

  “爸爸,还没,我还醒着。”儿子回答。

  “对不起,我刚才对你太凶了,”父亲边说边把钱递给孩子,“这是你要的10美元。”

  “爸爸,谢谢你。”儿子欢叫着从枕头下面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你已经有钱了,为什么还要?”父亲又有些生气,他不知道这个孩子今天是怎么了。

  “因为在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够了。”儿子回答,“爸爸,我现在有20美元了,我可以向你买1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这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可以吗?”

  工作再忙,压力再大,生活再劳累,也不要忽视对孩子的关爱。他们需要的不是你能给予的金钱,而是世上最伟大的亲情。

  与丈夫共舞

  爱神奏出无声旋律,远比乐器奏出的悦耳动听。

  ——托·布朗

  叶卡捷琳娜·戈尔杰耶娃和丈夫的婚姻生活一直如诗一般的浪漫、温馨,但突然有一天悲惨的事情发生了。

  戈尔杰耶娃知道她要开始新的生活了,初次意识到这一点是在丈夫谢尔盖葬礼的两个星期后,她回到莫斯科。在极度的悲痛之中她迷失了自己,为了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她不停的滑冰,那是她当时唯一能做的事情。戈尔杰耶娃从4岁起便开始练习滑冰,也正是由此而缔结了她与谢尔盖的冰上情缘。而此时万念俱灰的戈尔杰耶娃在冰场上面对那么多刻苦训练的年轻冰舞选手,她仿佛看到了光明的梦想与希望。

  特别是当4岁的女儿戴丽亚在戈尔杰耶娃身边时,她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新生活的召唤。女儿的脸上总是绽放着天真无邪的笑容。与丈夫一样,戴丽亚给戈尔杰耶娃的生活带来了阳光。

  戈尔杰耶娃还记得自己快11岁那年的春天,教练说由谢尔盖·格林科夫做她的冰舞舞伴。他是一个高大、英俊的大男孩,戈尔杰耶娃已经注意他很长时间了,能做他的舞伴戈尔杰耶娃心中格外高兴。但没想到比自己年长4岁的谢尔盖平时除了训练之外,基本上就不怎么理睬戈尔杰耶娃。

  由于刚刚开始接触双人滑,两个人一切都要从头学起,而且比起原来的单人滑困难得多,即使一个简单的交叉动作完成得也十分艰难,他们必须一点点地培养彼此的动作协调性与默契感。

  1987年戈尔杰耶娃16岁时,有一天他们一起训练,谢尔盖的冰刀滑到了一个小坑里,将戈尔杰耶娃重重地摔在冰上。因为脑部轻微震荡戈尔杰耶娃在医院里住了六天。

  正当戈尔杰耶娃躺在病床上为不能训练而担忧时,谢尔盖满脸歉意地带着一束玫瑰花来看她了。出院前谢尔盖又来看过戈尔杰耶娃好几次。当戈尔杰耶娃再次回到冰场上的时候,注意到谢尔盖不像以前那样了,他会紧紧地搂住她,好像不愿让她从他身边离开似的。虽然戈尔杰耶娃那样专心地滑冰,但是也意识到谢尔盖对她的感情发生了变化。以前他们只是两个单独的冰上舞者,而今他们好似合为了一体。1988年他们赢得了冬奥会的冰上舞蹈金牌,第二年戈尔杰耶娃便与谢尔盖结了婚。婚后他们仍不断地参加滑冰比赛,1992年他们的女儿戴丽亚出生了,1994年的冬奥会上他们再度获得金牌,美国滑冰教练鲍勃·杨提出愿与他们合作,夫妇俩欣然接受他的邀请,从俄罗斯来到美国定居康涅狄格州。

  1995年11月25日,他们与舞蹈设计师玛莉娜去排练一组新的动作。一开始谢尔盖在戈尔杰耶娃身边滑着,但他却没有按照预定动作伸出手来将戈尔杰耶娃托起,反而轻轻地弯下了腰,戈尔杰耶娃以为谢尔盖的背部受了伤。谢尔盖努力想要停下来,戈尔杰耶娃却看到他向冰场四周的围板滑去,接着他屈膝倒在冰上,戈尔杰耶娃不停地问他是怎么了,他却一直没有回答。

  玛莉娜关掉了音乐,让戈尔杰耶娃去打急救电话,她给谢尔盖做急救护理。戈尔杰耶娃吓得连英语也不会说了,跑到另一块冰场上喊人去打电话。等戈尔杰耶娃再回去时谢尔盖的脸色已经转青了。

  他们乘救护车去医院时,通过监护器戈尔杰耶娃看到谢尔盖的心脏仍在跳动,虽然戈尔杰耶娃很担心,却怎样也想不到他会死,这之前他从没表现过有心脏病的迹象。

  戈尔杰耶娃与玛莉娜在医院的走廊上来回踱着步,最后一位医生走了出来,说他们给谢尔盖做了电击,并给心脏注射了强心针,却依然没能挽救他的生命。但当戈尔杰耶娃将医生的话在脑子里翻译成俄语时,却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医生那番话的意思。

  戈尔杰耶娃走进急救室,谢尔盖躺在床上,脚上仍穿着冰鞋,看上去像睡着了一样。他的手冰凉,但肩膀和胸部却仍是温暖的,戈尔杰耶娃脱掉他的冰鞋,他的脚凉极了,戈尔杰耶娃便抱在怀中使劲儿地揉搓着,却怎么也搓不热。

  戈尔杰耶娃回到了莫斯科。葬礼过后几个星期里戈尔杰耶娃感到渐渐地迷失了自己,好象生活都失去的意义。

  戈尔杰耶娃意识到只有工作可以医治自己心灵的伤痛,她决定重新开始训练。回到冰场上让她感觉好像又与谢尔盖在一起了,他们一起在冰上共舞的情景又出现在了戈尔杰耶娃眼前,是那样令她陶醉。

  冰上舞蹈界的同行准备在1996年2月为谢尔盖举行一次纪念演出,他们邀请戈尔杰耶娃也参加表演。

  对戈尔杰耶娃来说重新再找一位合作的舞伴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谢尔盖是她唯一的舞伴,过去是,将来也不会改变。于是她决定改滑单人舞。

  演出那天临上场前,她回想着以前出场前,她总会和谢尔盖互相亲吻一下,而现在戈尔杰耶娃只能独自站在冰场上,不禁感到惧怕。音乐响起,她滑到冰场中央,心里想着最后一次训练时玛莉娜对她说的话:“信任谢尔盖吧,他会帮助你的。”

  灯光亮了起来,她开始滑动,观众们为她欢呼着。她想停下来感谢人们从世界各地聚到这里来纪念谢尔盖,但她的双腿却在不停地滑动,她知道自己不能停下来,否则她就会失去这种神奇的魔力。于是她任凭自己的双腿自由地滑动着,戈尔杰耶娃接受着谢尔盖给予她的力量,他们仍然像以前那样的默契。此时戈尔杰耶娃的头脑已成一片空白,所有的往事都在她的心中电影般地回放。

  冰舞结束,人们都站起身来为戈尔杰耶娃鼓掌。她强忍住眼中的泪水,接过麦克风对观众说:“我很高兴这一晚终于来临了,我的悲伤在今晚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我想让你们知道,今晚我并不是独自一人表演,还有谢尔盖与我共舞,所以我才会表现得如此出色。”

  冥冥之中谢尔盖让她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勇气。

  世间可以流逝一切,爱却可以永驻,尽管爱的那么忧伤。只有记忆,将会以一种深刻的不可触及的形式,存留在心里。

  准时的约会

  相互的爱,毫无保留而至死方休的爱所能产生的幸福,确是人类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幸福了。

  ——莫洛亚

  那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大约8点半,医院来了一位老人,看上去80多岁,是来给拇指拆线的。他急切地对蜜莉恩说,9点钟他有一个重要的约会,希望蜜莉恩能照顾一下。

  蜜莉恩先请老人坐下,看了看他的病例,心想如果按照病例,老人应去找另外一位大夫拆线,但至少得等一个小时。出于对老人的尊重,正好她当时又有一点空闲时间,她就来为老人拆线。

  蜜莉恩拆开纱布,检查了一下老人手的伤势,知道伤基本上已经痊愈,便小心翼翼地为老人拆下缝线,并为他敷上一些防止感染的药。

  在治疗过程中,蜜莉恩和老人攀谈了几句。她问他是否已经和该为他拆线的大夫约定了时间,老人说没有,他知道那位大夫9点半以后才上班。她好奇地问:“那你还来这么早干什么呢?”老人不好意思地笑道:“我要在9点钟到康复室和我的妻子共进早餐。”

  这一定是一对恩爱老夫妻,蜜莉恩心里猜想之后,话题便转到老人的妻子的健康上。老人告诉蜜莉恩,妻子已在康复室待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她患了老年痴呆症。谈话间,蜜莉恩已经为老人包扎完毕。她问道:“如果你去迟了,你妻子是否会生气?”老人解释说:“那倒不会,至少在5年前,她就已经不知道我是谁了。”

  蜜莉恩感到非常惊讶:“5年前就已经不认识你了?你每天早晨还坚持和她一起吃早饭,甚至还不愿意迟到一分钟?”

  老人慈善地笑了笑说:“是啊,每天早上9点钟与我的妻子共进早餐,是我每天最重要的一次约会,我怎么能失约呢?”

  “可是她什么都不知道了啊!”她脱口而出。

  老人再次笑了,笑得有点甜蜜,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两人恩爱无比的甜蜜日子里,老人一字一句地对她说:“她的确已经不知道我是谁了,但是,我却清楚地知道她是谁啊!”

  听了老人的话,蜜莉恩突然想掉眼泪,她心中默想:这种爱不正是自己以及很多人一生都在期望的那种爱吗?真正的爱未必浪漫,但一定是真挚的;真正的爱,在自己心间。

  人生至高的幸福,便是感到自己有人爱;有人全身心地爱你,没有理由,更进一步说,有人不管你是什么样都依然是一心爱你。这也是最真、最纯的爱。

  同行是冤家

  傻瓜说出了许多聪明话,尽管还不及聪明人说的傻话那么多。

  ——托·富勒

  乌尔伦·伯瑞是一位图书推销商,常常挨家挨户地推销他的图书。日积月累的经验教会他怎样把书卖给那些并不打算买的人。他有一副好嗓子,音色浑厚,而且他说话也很讨人喜欢,常常逗得人们哈哈大笑。他衣着干净整洁,穿着讲究,属于那种人们一见到他就会立刻喜欢上他的人。这一点他心里是十分清楚的。简而言之,他是一个成功的推销员。

  今天,他来到一户人家推销。他左手拿着一大套书,右手推开大门,满脸堆笑地穿过花园小径,来到主人的房前。他摁了一下门铃,过了好一会儿,一位小姐开了门,满脸惊奇地看着他。让他感到遗憾的是,这是一位未婚女子,因为她手上没戴戒指,但她也许有位弟弟或者表兄什么的喜欢读这类比较严肃的书籍。

  “早上好,小姐,”他说,“我想你也许有兴趣买一套《世界历史》。这套书一共有12本,我拿出其中的一本让你瞧瞧,里面的插图漂亮极了……”

  “实在对不起,”她打断道,“我正在做饭,没闲功夫来谈沦历史。我得马上回厨房看看。”不等他回答,她就把门重重地关上了。

  这次谈话如此快就中断了,这着实让伯瑞大吃一惊。他不愿意这么早就被赶走。他绕着房子走了一圈,然后敲响了后门。开门的仍然是那位年轻的小姐。

  “又是你!”她尖叫道。

  “哦,”他说,“你刚才告诉我你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所以我只好不嫌麻烦绕到后边来。也许你会让我坐在厨房里,然后你一边做饭一边听我讲这套优秀历史书的一些内容。这套书很重要,也很有用。如果你不买的话,会后悔的。”他咧开嘴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来。

  她“呀”了一声,然后说:“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进来坐在那边。”她指着那把椅子,又补充道:“但是,你会白费时间的。我对历史毫无兴趣,再说我也没钱买书。”

  伯瑞坐下来,把手中笨重的书小心翼翼地放在饭桌上。当然了,多售出一套书,就意味着他的利润也将增加一些。他有信心劝这位小姐买一本。当她在做饭时,他就用他那迷人的声音向她讲述着拥有这套书的所有好处,更没有忘记提醒她,这书很便宜。

  “等一等!”她突然打断他,随后离开了厨房。他听见她在屋里的什么地方开抽屉。不一会儿,她回到了厨房,手里拿着笔记本和铅笔。她放下手中的活,与他一块儿坐到了桌子边。

  “请继续讲。”她说。

  他又开始讲起来,她一边听,一边认真地记着笔记,中途还不时叫他把刚讲的重复一下。见她如此有兴趣,伯瑞简直有点大喜过望。他又暗暗地思忖起来,其实劝人们买他们不想买的东西是多么容易啊!

  最后,他结束了自己的谈话,合上书,问道:“你觉得怎么样?你难道不认为买一套是明智之举?”

  “哦,不!”她吃惊地说,“开始我就告诉过你,我对历史不感兴趣,当然不打算在一套历史书上花一些钞票。”随后,她打开后门,并做出一个“请”的姿势。

  “但你为什么要做笔记呢?”伯瑞问道。

  “哦,”她回答道,“我弟弟与你是同行,他也是挨家挨户去推销他的书,但一点也不成功。所以我记下了你说的有些话。你太聪明了,我将把这些笔记拿给他看。他就明白了下一次去推销的时候该说些什么了。这样他也许会赚更多的钱。实在太感谢你了。我真高兴你今天能来。”

  伯瑞站在那儿,呆若木鸡。

  不要自作聪明地以为在自已一番费力的劝说下,对方一定会接受你的意见;随时做好被拒绝的准备,因为谁也不能向你保证,对方不会临时改变主意。

  那是你自己的事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巴兹尔

  那年她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在一个离家较远的公司上班。每天清晨7时,公司的专车会准时等候在一个地方接送她和她的同事们。

  一个骤然寒冷的清晨,她关闭了闹钟尖锐的铃声后,又稍微赖了一会儿暖被窝。像在学校的时候一样,她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拖延一些时光,用来怀念以往不必为生活奔波的寒假日子。那一个清晨,她比平时迟了五分钟起床。可是就是这区区五分钟却让她付出了代价。

  那天当她匆忙中奔到专车等候的地点时,到达时间已是7点05分。班车开走了。站在空荡荡的马路边,她茫然若失。一种无助和受挫的感觉第一次向她袭来。

  就在她懊悔沮丧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公司的那辆蓝色轿车停在不远处的一幢大楼前。她想起了曾有同事指给她看过那是上司的车,她想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她向那车走去,在稍稍一犹豫后打开车门悄悄地坐了进去,并为自己的聪明而得意。

  为上司开车的是一位慈祥温和的老司机。他从反光镜里已看她多时了。这时,他转过头来对她说:“你不应该坐这车。”

  “可是我的运气真好。”她如释重负地说。

  这时,她的上司拿着公文包飞快地走来。待他在前面习惯的位置上坐定后,她才告诉他的上司说班车开走了,想搭他的车子。她以为这一切合情合理,因此说话的语气充满了轻松随意。

  上司愣了一下。但很快明白了一切后,他坚决地说:“不行,你没有资格坐这车。”然后用无可辩驳的语气命令道:“请你下去!”

  她一下子愣住了——这不仅是因为从小到大还没有谁对她这样严厉过,还因为在这之前她没有想过坐这车是需要一种身份的。当时就凭这两条,以她过去的个性是定会重重地关上车门以显示她对小车的不屑一顾尔后拂袖而去的。可是那一刻,她想起了迟到在公司的制度里将对她意味着什么,而且她那时非常看中这份工作。于是,一向聪明伶俐但缺乏生活经验的她变得从来没有过的软弱。她近乎用乞求的语气对上司说:“我会迟到的。”

  “迟到是你自己的事。”上司冷淡的语气没有一丝一毫的回旋余地。

  她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司机。可是老司机看着前方一言不发。委屈的泪水终于在她的眼眶里打转。然后,她在绝望之余为他们的不近人情而固执地陷入了沉默的对抗。

  他们在车上僵持了一会儿。最后,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上司打开车门走了出去。

  坐在车后座的她,目瞪口呆地看着有些年迈的上司拿着公文包向前走去。他在凛冽的寒风中拦下了一辆出租车,飞驰而去。泪水终于顺着她的脸庞流淌下来。

  老司机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他就是这样一个严格的人。时间长了,你就会了解他了。他其实也是为你好。”

  老司机给她说了自己的故事。他说他也迟到过,那还是在公司创业阶段。“那天他一分钟也没有等我也不要听我的解释。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迟到过。”他说。

  她默默地记下了老司机的话,悄悄地拭去泪水,下了车。那天她走出出租车踏进公司大门的时候,上班的钟点正好敲响。她悄悄而有力地将自己的双手紧握在一起,心里第一次为自己充满了无法言语的感动,还有骄傲。

  从这一天开始,她长大了许多。

  我们总是在一次次失败和教训中学会长大;生活告诉我们,凡事都有它特定的规律和规则,只有遵循这些,才能够在生活的磨砺中立于不败之地。

  儿子,我也爱你

  爱的表现是无保留地奉献,而其本质却是无偿地索取。

  ——列夫·托尔斯泰

  下班后,沃特回家走进客厅,12岁的儿子抬头看着他说:“爸爸,我爱你。”他一时竟无言以对。几分钟里,他站在那儿,打量着儿子,等着他说下去,他首先想到的是,他肯定想要自己帮他做作业了,再就是求他给点零花钱,再不然,就是他做了什么坏事,故意装出善良的样子来告诉他。

  终于,沃特问:“你想干什么?”

  “没什么,”儿子笑着说,“我们生理老师让我们对父母说‘我爱你们’,看父母怎样回答我们。做个实验。”

  第二天,沃特跟儿子的老师通了电话,想知道这“实验”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他更想知道其他孩子的家长是什么反应。

  “大多数父亲都跟你的反应一样,”老师说,“当我第一次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我问孩子们,父母会怎样回答呢?他们都笑了起来。有两个学生说,他们肯定会吓出心脏病。”

  沃特猜想,有些家长会反对老师这种做法的。一个初中的生理教师最好还是告诉孩子们注意饮食的平衡,以及正确使用牙刷等等,“我爱你”跟生理老师有什么关系?这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私事,别人不该管。

  老师解释说:“感觉到被爱是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人类的需要,我一直在告诉孩子们,不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是不好的,不仅是大人对孩子,男孩对女孩,一个男孩子也应该对他父亲说句‘我爱你’。”

  这位中年男教师能够理解他们这类人,有些话明知道有好处,但又很难说出来。他承认,他的父亲从没说过这样的话,而他自己也没对父亲说过,就连父亲去世前也是这样。

  他们中有许多人都是这样,父亲把他抚养成人时,从没有说个“爱”字,而他正是按照父亲的样子来对待孩子。

  但是,那种单一靠行动来表达爱的现象开始逐渐消失了。他们这一代人很重感情,也很善于表达。他们明白,儿女们需要他们给予的,远不只是桌上可口的饭菜,衣柜里的衣服。

  如果他们适应了这些变化,就一定会知道怎么回答12岁的儿子说的“我爱你”。沃特开始的时候是束手无策的。看来,由刚毅冷峻的父亲形象,转变成和蔼可亲的形象的确不简单。

  又一天晚上,当儿子用那种一天比一天敷衍的口吻向沃特道晚安时,他抓住了儿子,回了他两个吻,没等他逃掉,他用男子汉低沉的口气对他说:“喂,我也爱你。”

  沃特不知道这么说了以后,是否能使儿子更健康一些,但是,他确实感到心里很舒服。但愿下次儿子跑来说“我爱你”的时候,他不至于尴尬地用一整天的时间,才想出一个正确的回答来。

  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亲情的纽带

  一对彼此相配的夫妇是经得起一切可能发生的灾难的袭击的。

  ——卢梭

  大一住校时,就寝前二三十分钟是宿舍的“社会论坛”。

  一天晚上讨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维系婚姻的纽带?有说金钱,有说爱情,大家七嘴八舌,引经据典,“躺着”说话不腰疼。费尔德清清喉咙,大家知道这来自南方阿拉巴马州乡下的小伙子不善言辞,都半带同情半带礼貌地闭上了嘴。

  “小时候,我觉得爸妈跟别人家的父母都很不一样,相互没有什么亲昵的话语,我也未曾见过他们接吻,这让我感到又害臊又担忧。万一某一天他俩离婚了,我可咋办?十岁那年夏天,雨水特别多。一天,大雨滂沱,电闪雷鸣。河坝坍塌了,小村庄立即变成水乡泽国。我被抱到阁楼上,四周黑咕隆咚,我又冷又怕,鼓起勇气往窗外望,闪电劈开黑幕,爹和妈正趟水挣扎进院子,浑浊的洪水打着漩涡,直到膝盖处,他俩肩并肩,低着头,顶着风雨,看不见脸庞。妈妈一手揪住爹的衣服,一手抱着从倒塌的鸡棚里救出来的一窝鸡雏;爹一手搂着妈的肩,一手抱着一只刚生下的羊羔。雪白雪白的闪电亮了不到一秒钟,但这幅天地之间只剩两个人的图画已定格在我一生的记忆中。

  从此我不再为他们没有电影上那些夫妻间的亲密举止而忐忑不安了。我理解,他们拥有一条世上最牢固的纽带:风雨同路的生活。”

  没人作声,似乎都为费尔德居然舌头不打结讲完这么多话而惊讶。良久,罗伯特低声说:“熄灯吧。”

  爱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默契。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人,并不能用眼力来判断,这需要用心感知的力量。两人的精彩与浪漫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伸手攫住机会

  对勇气的最大考验,就是看一个人能否做到败而不馁。

  ——英格索尔

  莱斯·布朗因先天性机能亢进,说话不清,他就读于一所残疾人学校,毕业后成了一名环卫工人,可他一直就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每天晚上都通过半导体收音机收听当地的摇滚乐节目。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他虚拟了一个电台:他将一把旧发刷当作麦克风,然后喋喋不休地开始他饶舌的表演,为他假想中的观众介绍各种各样的唱片。

  一天,他鼓起勇气,找当地电台台长毛遂自荐,被拒绝后他并没有放弃。接下来的一星期,他每天都去电台,问是否能给他提供一份工作。最终台长让莱斯当了一个跑腿的伙计。

  他暗暗留心主持人是如何在控制面板上操作的,就像一块海绵一样,贪婪地吸收着所学的一切知识。每天在别人的再三催促下才离开工作室。晚上回去后,他又再三练习。他在等待机会的到来。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一个名叫洛克的主持人喝得酩酊大醉,可就要到他广播的时间了。电台里只有他和莱斯。说话已经语无伦次的洛克无疑不能主持长达四个小时的综艺广告节目。

  台长打来电话,在不能找到其他主持人的情况下,他给了莱斯机会。

  放下电话后,莱斯箭一样冲进直播室,轻轻把洛克移到一边,坐在了他期盼己久的旋转工作台边,激动而自信地说: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莱斯,您忠实的音乐使者,我年轻而富有朝气,喜欢和大家一起倾听音乐,品味生活,我保证带给你们一档丰富多彩的节目,让你们开心、满意。听着宝贝,我就是你们最喜爱的人!然后,他开始给听众介绍各种唱片。

  这次节目大获成功。莱斯赢得了听众们的赞扬,当然也包括台长。

  在自己苦苦等待的机遇女神出现时,莱斯紧紧地抓住了她的长发,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

  机遇是成功的前提,没有机遇就没有参与的可能,愚者错失机遇,智者善抓机遇,成功者创造机遇,机遇只给准备好的人。

  合作生财

  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

  ——歌德

  美国著名的百货公司萨耶·卢贝克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理查德·萨耶是靠做小生意起家的。他一生最大的长处——也是他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他善于寻找和利用朋友。

  萨耶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在明尼苏达州一条铁路上当运送货物的代理商。做这种代理商有个共同的烦恼:有时收货人嫌货不好,拒收送到的货物;若再将货物带回,就会倒赔一笔运费。萨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想出了一个新招——邮寄。这样不仅退货率大为降低,也为买主增加了便利。这种函购、邮寄的方式,获得了意外的成功。

  萨耶知道自己的生意必须扩大规模,否则,别人利用他创造的这种经营方法,很可能赶到他前面去。

  他饱尝了“伙伴难找”的滋味。他挑选了将近五年,直到有一天晚上,这个注定要在萨耶的事业中起关键作用的人,自己骑着马来了。

  他叫卢贝克,到圣保罗去买东西,不料中途迷了路,已经饥肠辘辘,人困马乏。在皎洁的月光下,正在徘徊散步的萨耶看见了卢贝克,他邀请卢贝克到他的小店中休息,两人一见如故,然后隔着桌子热烈地拥抱在一起。以两人姓氏为名的世界性的大企业“萨耶·卢贝克公司”在拥抱中诞生了。

  合作带来了新的财力和机遇,萨耶如虎添翼,公司第一年的营业额就比萨耶单干时增加了将近十倍,高达40万美元。第二年的发展更快,这种发展速度不仅是二人始料不及的,而且使他俩明显地感到力不从心。

  卢贝克说:“我们何不请一个有才能的人参加我们的生意?”萨耶一直把当年发现卢贝克视为一大幸事,对他的这个建议由衷地赞许道:“好吧,我们为我们的生意找个老板。”

  为上百万元的生意找个经营人,实在比找伙伴困难多了,他们不久就灰了心。这种大将之才实在是人杰鬼雄,本来就是很稀少的;即使真有这种人才,恐怕也早被别人拉走了。

  萨耶和卢贝克经过几番谋划,决定开阔视野,到一般的小商人中去寻找。因为大公司的经理一般不屑于经营他们的“杂货铺”,而在平凡的人物中选拔适当人才委以重任,他们一定会尽全力工作,不会像重金礼聘的知名人物,即使请来了,也只是抱着“帮帮忙”的心理。

  终于有一天,一个布店老板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那天,萨耶与卢贝克正好路过一家布店,只见人群拥挤,争先恐后地在抢购。等他们走近一看,才知道这家布店想出来的主意比任何人想象中的都绝。店门前贴着的大纸上写道:衣料已售完,明日有新货进来。那些抢购的女人,唯恐明天买不到,在预先交钱。伙计解释说,这种法国衣料原料不多,难以大量供应。萨耶知道这种布料进的不多,但并非因为缺少原料,而是因为销路不好,没法再继续进口。看到布店老板对女人心理如此巧妙地运用,以缺货来吊起时髦女性的胃口,他实在觉得这个老板手法高人一筹,令人折服。

  “虽然不知他长得什么样,也不知他是老是少,但我几乎可以肯定,这个人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萨耶和卢贝克都这样认为。然而,当他俩与店主见面时却大出意外,不禁面面相觑。原来他就是经常到他们店里贩布的路华德。他们彼此已认识好几年,从没有深谈过,并且路华德也从未有过什么特别的举动,因此萨耶和卢贝克对他也就没有什么特殊的印象,直到这次,他们把对方细细打量一番,才发现他的目光中有一种说不出的飞扬神采,给人以精明能干的感觉。

  寒喧之后,萨耶开门见山地对路华德说:“我们想请你参加我们的生意,坦白地说,想请你去当总经理。”当上总经理的路华德为报知遇之恩,工作非常投入,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萨耶·卢贝克公司声誉日隆,十年之中,营业额竟增加了六百多倍。一时间,该公司已拥有30万员工,每年的销售额将近70亿美元。对于零售行业,这简直是个不可思议的天文数字。

  要创建自己的一番事业,光凭自己的力量是很难有所发展的。或许想与你合作的人很多,但真正能成为伙伴的人却很少。寻找伙伴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知人善用”。

  莫忘致谢

  戒指和宝石不是礼物,而是礼物的代用品。真正的礼物是你自己的一部分。

  ——爱默生

  依琳娜、莎拉和德鲁还小的时候,每当他们要向人家致谢,就口述感谢词句,由母亲费思持笔记录。但是到他们长大一些的时候,已经可以自己写谢柬了,可他们却必须要在费思三催四请之后才肯动笔。

  费思会问:“你写了信给爸爸,谢谢他送你那本书没有?”或者问:“陶乐思阿姨送了你那件毛线衫,你可向她道谢啦?”他们的回应总是含糊其辞,或者就是耸耸肩膀。

  有一年,费思在圣诞节过后就让儿女们写谢柬,但催促了几天,儿女竟一直毫无反应,费思大为气恼,便宣布说:“在谢柬写好并投邮之前,谁也不准玩新玩具或穿新衣服。”可他们依旧拖延,还出言抱怨。

  费思忽然灵机一动,就说:“大家上车。”

  “要去哪里?”莎拉觉得好奇。

  “去买圣诞礼物。”

  “圣诞节已经过去了。”她反驳。

  “不要啰嗦!”费思斩钉截铁地说。

  待孩子们都上了车之后,费思说:“我要让你们知道,人家为了送你们礼物,要花多少时间。”

  费思对德鲁说:“麻烦你记下我们离开家的时间。”

  来到镇上,德鲁记下了抵达的时间。3个孩子跟随费思走进了一家商店,并帮费思选购送给她的姊妹礼物。然后大家回家了。

  3个孩子一下车便向雪橇走过去。费思说:“不许玩,还要包礼物。”孩子们垂头丧气地回到屋里。

  “德鲁,记下到家的时间没有?”费思问。

  德鲁点点头。费思接着说:“好,请你记录包礼物的时间。”

  当孩子们包礼物的时候,费思替他们冲泡可可,终于最后一个蝶形结也系好了。“一共花了多少时间?”费思问德鲁。

  他说:“到镇上去,用了28分钟,买礼物花了15分钟,回家用了38分钟。”

  “包这几个盒子用了我多少时间?”依琳娜问。

  “你们俩都是两分钟包一个。”德鲁说。

  “把礼物拿去邮寄,要花多少时间?”费思问。

  德鲁计算了一下,答道:“一来一去56分钟,加上在邮局排队的时间,要71分钟。”

  “那么,送别人一件礼物总共花多少时间?”

  德鲁又计算了一阵,“2小时34分钟。”

  费思在每个孩子的可可杯旁放一页信纸、一个信封和一支笔。“现在请写谢柬。写明礼物是什么,说已经拿来用了,用得很开心。”

  他们沉默构思,接着响起了笔尖在纸面上的声音。

  “花了我们3分钟。”德鲁一面说一面把信封封好。

  “人家选购一件情意浓厚的礼物,然后邮寄给你,所花的时间也许超过两个半小时,我要你们花3分钟时间道谢,这难道是过分要求吗?”费思问。3个孩子低下头望着桌面,摇了摇头。

  “你们最好现在就养成这种习惯。早晚你们要为很多事情写谢柬的。”

  德鲁叹了口气,“例如哪些事情呢?”

  “例如别人请你吃晚饭或者午餐,或者邀请你去他家度周末。又或者你申请大学入学,或求职,别人花时间向你提供宝贵意见。”

  “你小时候也写这种东西吗?”德鲁问。

  “当然。”

  费思想起了亚瑟老爷爷。他是费思曾祖父最小的弟弟,家住马萨诸塞州,费思从没见过他,可是每年圣诞节他都会送费思一份礼物。他双目失明,由住在隔壁的侄女贝嘉过来帮他开出一批5美元的支票,分别寄给每一个曾侄孙和玄侄孙。费思每次都回信致谢,并且告诉他这5美元是怎么用的。

  后来费思去马萨诸塞州就学,这才有机会探望亚瑟老爷爷。闲谈间,他说很欣赏费思写的谢柬。

  “那时你漂亮不漂亮?”莎拉问。

  “我的男朋友说我漂亮。”费思说着就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照片薄翻开。在照片中,费思站在自己家里的壁炉前面,身穿黑丝绒晚礼服,头发绾成精致的法国贵妇髻,旁边还有一位英俊青年。

  “原来是爸爸!”依琳娜有点惊讶。

  费思微笑点头。3个孩子坐下来继续写谢柬。

  今年圣诞节,费思的丈夫和她庆祝了结婚36周年的纪念日。谢谢你,亚瑟老爷爷。

  对所有人以诚相待,同多数人和睦相处,懂得付出与收获的等价关系,这样的生活才是快乐的。

  互换角色

  一个美满的家庭,有如沙漠中的甘泉,涌出宁谧和安慰,使人洗心涤虑,怡情悦性。

  ——兰尼

  德里克站在卫生间门口,望着妻子菲尔娜迅速而又整齐地收捡着行装。想到她要出差,德里克感到挺有意思。妻子踮着脚吻了吻他的脸颊。看到她脸上淡淡的红晕,他知道妻子很兴奋。她要开始新的工作,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家。德里克感到很紧张、很陌生,甚至感到像是被她遗忘了似的。“高兴点,”妻子对他说,“只有两个星期,我就回来了。”可他觉得将要面临的这两个星期,像一辈子那么漫长。

  “牙刷带了吗?”他问妻子,口气中尽量揉进一丝轻松。

  “带了,亲爱的。”

  “你看上去真漂亮。”他对妻子说。现在的菲尔娜确实很漂亮,灰色套装,灰色皮鞋,头发盘起梳成一个光滑的发髻,显得很端庄。德里克感到妻子像个陌生人。一向是妻子守在家里,为自己整理行装,对诸如住旅馆、买车票等事唠叨个没完。自己出差时,心里总是踏实的:因为有妻子在家里,等着他回来。

  德里克了解自己的妻子——她毫不费劲就能把家收拾得整齐、舒适。回到家总有可口的饭菜等着。可眼前这个菲尔娜,太陌生了。妻子开了门,探出头去,不耐烦地张望,等着出租车。车来了,妻子向他挥手道别。尽管德里克还在作最后交代,什么找旅馆、订房间啦、有空要打电话回来啦等等,妻子却并不在意。对此,德里克几乎有些吃惊。

  “真有意思,我从来没想过我不在家她是什么心情。”德里克自言自语着。他想到的只是自己要去哪儿,要办什么事儿,有时他也渴望呆在家里,可他总能调节自己的心情。那来来去去的差使,对他来说,完全是日常惯例,是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屋子显得空荡荡的。德里克打开电视机,正在上演高尔夫球赛。德里克随即又把电视关了。走进厨房——妻子不在那儿,这对他几乎是个打击。楼上还可闻到菲尔娜的香水味,好像她还在家里。“见鬼!我两周的假期刚开始,她就出差去了。”该怎么办呢?这一天刚到傍晚,德里克就开始想她了。他坐在椅子上打瞌睡,他多希望妻子能呆在家里啊。

  第二天过得真慢。大半的时间,德里克在房间里到处晃悠。

  “妻子整天在家里,都有些什么事可干呢?”他觉得孤孤单单的。到傍晚还未接到妻子的电话,他有些伤心了。他猜着:也许妻子正和别人谈话,也许已谈妥了生意,正喝上一两杯呢。“要有两个人在一起,就好多了。”德里克带上家里的那只猫,来到附近的酒吧。

  一到那儿,他就明显地感到大家都在盯着他。他觉得自己身上好像少了一部分,好像自己忘了穿裤子似的令人难堪。“菲尔娜呢?”人们不停地询问。

  这使德里克很恼火。他没好气地说:“我的天,她又不粘在我身上,她有她自己的生活。”回到家中,他吃了个三明治,就闷头睡了。他两次转身想和妻子讲话,可她不在身边。德里克几乎要疯了。最后,他好不容易才睡着。过了半周,他惊奇地发现了独处的妙处。妻子打电话回来,交代他干这干那,一长串的话。如果不去理会那些话呢?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德里克开始吹起口哨,可以随心所欲了,不用管那些日常惯例,不用准时吃饭,不必每日8点55分赶去上班了!

  光洁的餐桌面已经蒙上了薄薄的一层灰。随它去吧,看它会变多厚,这多有趣。平日里,家里总是窗明几净,还真没见过哪里有灰尘,这些当然是妻子的功劳。德里克停住了口哨:也许我不在家,妻子也不常擦桌子。也许她还喜欢我不在家,说不定她根本就不想我。于是,他搁下了对妻子的思念。接下去的整整一周里,德里克可是自由自在,不受人管了!

  他在花园里浇了水,把屋旁裂了的排水管修好了。这些事他早就打算做了,可就是没有精力去干。

  日子一天天过得很快。星期天菲尔娜又打电话回来。她显得很疲惫,说她总算马上就能回家了。

  一想到妻子即将回来,德里克全身涌起一股热流。他刷了卫生间,又清理了厨房地板。他不时地想象着妻子回到这熟悉的环境,看到这一切都光彩照人地欢迎她归来,脸上该出现多少愉快、欣慰的表情。

  星期天,他整个人都处在焦虑的骚动中。房间整洁、漂亮、温暖。桌子都摆好了,可菲尔娜还没回来。德里克一遍一遍不停地看始终,她会在哪儿呢?是不是该给旅馆或车站打个电话问问。也许她误火车了?不会吧,如果真误了车,她肯定会来电话的。

  那她会在哪儿呢?德里克急躁起来,不时地冲到窗口,撩起窗帘,注意窗外的动静。如果她不准时回来,这饭菜就算白做了。德里克又走进厨房,检查了一遍:“真该去车站接她的,可菲尔娜坚持不必如此麻烦。”德里克沮丧极了。他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克制着自己的情绪。这个世界上,除了妻子,谁都不想看。“情人眼里出西施”,真对极了。他认真地对猫儿说:“我最渴望见的是我的妻子,而不是什么漂亮明星,也不是什么世界名胜。”可那猫只是伸了伸懒腰,朝门口看去——门口传来一个熟悉的女人的声音。

  德里克猛地跳了起来。他抑制着激动的心情,却没有冲过去开门。走廊响起了菲尔娜的脚步声。当门锁响起一阵钥匙转动的嗒啦声时,德里克急不可耐地冲向门去。

  “你好!”妻子欢欣地笑着。

  “你好!旅途顺利吗?”

  “挺好,你在家好吗?”妻子环顾四周,一切如旧,很是满意。

  “真的,”德里克尽量显得轻松随便地说,“我感到很孤独。”妻子静静地等着他往下说。突然,德里克笑了。“过来!”他命令着,并把妻子抱进怀里。“噢,你回来了,我多高兴!”他紧贴着妻子的脖子喃喃道:“我真想你!”

  此刻,德里克理解了,自己每次出差妻子是怎么耐心地等待着他的回归,因为他感受到妻子回家时他内心的激动和欣喜。这样说来,短暂的离别几乎是值得的了。看着妻子满意地环顾他们整洁、舒适的家,他高兴极了。一切都那么熟悉、可爱。菲尔娜闻着饭菜诱人的香味。

  “瞧!”当他们重逢的激动平息下来,德里克说,“我现在知道我不在家里,你心里是什么滋味了。”菲尔娜抬起头,笑着说:“我也感受到你离家在外的心情了。”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双方都无需解释。为了回到对方身边的那种欣喜,所有短暂的分别都是值得的。请相信相爱的人之间心有灵犀的瞬间是最美的。

  
您已读完了所有章节,向您推荐
我的极品人生
作者:

...

死忌:电梯诡事
作者:QD

  电梯里的禁忌: 1:电梯打开门,而你看到电梯里的人都低...

妇科男医师
作者:

...

最强保镖混都市
作者:忘 记

"风流而不下流的游走在花花世界中,群芳环绕,纵意花...

贴身妖孽保安
作者:暗夜行走

"他是极品无敌大纨绔!老爸富可敌国,祖父背景神秘,...

诡异人生
作者:

...

书籍详情 评论 收藏 充值 置顶